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  
(1)材料一中的“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次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中创办的?这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学习西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年表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国古代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注:B.C.是公元前的缩写,共4分)。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206年,蒙古国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蒙古军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后来,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实现统一。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定亲率兵将,攻打侵略军,收复台湾。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侵略军头目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古代历史》(7年级·下册)和百度百科

(1)A.B.
C.(根据材料,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即可,3分)
(2)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和年代标尺示意图,请计算出这段时期持续了多少年?

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
(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景象?
(4)“小邑犹藏万家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什么关系?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抗美援朝胜利。
错误:改正:

我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左倾错误——十年文革结束的标志是林彪集团被粉碎。
错误:改正:

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