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 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
二战中,使德国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开罗宣言》的发表 |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 |
下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B.凡--华体系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绥靖政策的表现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下列事件不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C.中国的改革开放 | D.日本的明治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