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面操作与目的错误的是
加入试剂 |
目的 |
|
A |
加入蒸馏水 |
使细胞破裂 |
B |
加入食盐 |
溶解DNA |
C |
洗涤剂 |
瓦解细胞膜 |
D |
95%冷却的酒精 |
析出DNA |
关于基因工程产物的安全性,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
B.目的基因的产物可能会影响到受体细胞原有基因的表达 |
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
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
B.过程③所用的培养基中需加入聚乙二醇等诱导剂 |
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
D.过程④所产生的抗体能治疗SARS患者 |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
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
下面有关实例与生态工程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B.大豆和根瘤菌——整体性原理 |
C.“三北”防护林——物种多样性原理 |
D.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