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左侧为德国著名工业区,右侧为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图所示工业区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
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3)请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说说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建议:(至少说出4条建议)
(4)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左图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
B.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源 |
C.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高 |
D.世界性煤炭过剩 |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污水指数”是水质评价的常用指标,“污水指数”越高,说明水污染越严重,水质越差。读“珠江入海口处污水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珠江口水域水污染时空分布规律。(6分)
(2)从人类活动角度阐述提高珠江入海口水质的措施。(4分)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均易发生洪涝灾害,结合资料分析此时两地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的地点并分析原因。(5分)
(2)分析甲、乙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5分)
(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6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6分)
(24分)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据野外踏勘,史前时期居延海面积达2600km2,汉时面积726km2。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这里就有了农垦的历史。20世纪后期居延海曾几度干涸,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l992年东居延海干涸,造成胡杨林、沙枣林、红柳林、芦苇、芨芨草等优质牧草大面积死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2000年起,国务院作出额济纳河跨流域调水的决定,限制上游用水,2011年蓄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面积38km2。
(1)描述从居延海到黑河源头的气候特征的变化,并分析原因。(5分)
(2)比较黑河P、Q两点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6分)
(3)历史上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试分析其地理原因。(4分)
(4)说明居延海的干涸带来的危害及恢复居延海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5分)
(5)河西走廊号称“新能源走廊”,请说出该地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陈述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