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南京条约》中开放为通商口岸 | B.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
C.中华民国成立 |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 B.荣宗敬 | C.荣德生 | D.孙中山 |
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的大规模出现应该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新中国建立初期 |
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徐州 | B.连云港 | C.济南 | D.南京 |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 B.签署了“双十协定” |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 D.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
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延安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潮水般从各个山沟和窑洞涌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援助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