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在做实验时,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小王同学把杠杆放在支架后,如图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节(选填“左”或“右”).
(2)小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
(3)小王所做实验仍存在不足.同一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测多组数据.以下四个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目的相同的有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④探究动滑轮特点
这些实验测多组数据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上;该实验在光线较 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 、 、 分别是烛焰 、 、 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 (选填“ “、“ ”或“ ” 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 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 (选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
(3)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选填“正”或“倒” 立的。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小聪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 的电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小聪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2)小聪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并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无偏转,故障可能是
.小灯泡短路;
.小灯泡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3)小聪同学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4)老师告诉小聪,与小灯泡的电阻相比较,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由于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的影响,测量后计算出的电功率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某学校“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 ,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1)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深度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类比法” 。
(2)分析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3)小铁球 落入细沙后,速度不断减小直至静止,它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
(4)同学们还发现小球离地面越高,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他们测出了小球自由下落高度 和下落时间的平方 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写出 与 的关系式为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米 |
2.45 |
4.9 |
7.35 |
9.8 |
12.25 |
14.7 |
秒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小静同学做有关水沸腾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根据下表数据。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 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种类 |
酒精 |
水银 |
沸点 |
|
|
(2)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此时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这是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 ,水的沸点 。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现象:
现象一:如图1所示,将两个相同的鸡蛋先后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鸡蛋甲落到地板上,摔烂了;而鸡蛋乙落到一块海绵上,完好无损。此现象说明鸡 蛋受到的撞击力较小(填“甲”或“乙” 。
现象二:如图2中 所示,一根细线拴着一个重物,把重物拿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重物可以把细线拉断;如图2中 所示,如果在细线上端拴一段橡皮筋,再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该重物,细线就不会被拉断。此现象说明细线中的拉力是图 中的较小。这就是典型的“软着陆”或“缓冲”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是什么呢?
①现象一中,鸡蛋甲从接触地板到摔烂的时间为 ,鸡蛋乙从接触海绵到抵达最低点的时间为 ,则 (填“ ”、“ ”或“ ” 。
②现象二:图 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它断开的时间为 ;图 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物体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为 ,则 (填“ ”“ ”或“ ” 。
(2)综上分析,导致上述现象中两个力变小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先后三次让同一个同学骑同一辆自行车,从斜坡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每次到达坡底进入同一水路面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捏刹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捏刹车的用力情况 |
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 |
1 |
较小的力 |
|
2 |
较大的力 |
|
3 |
更大的力 |
|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质量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使物体停下来作用 越长,作用力越 。
(4)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人从高处跳到地面上时,膝盖会无意识的弯一下,这是通过
而 地面对人的冲击力。
(5)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缓冲知识的是 。
.自行车坐垫上装减震弹簧
.跳远时跳到沙坑里
.装修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而不用铁锤
.用撬棒撬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