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中(如图),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看到瓶口有大量的“白气”冒出,在瓶口上方倾斜的金属盘下方出现了大量的水滴并下落形成了“雨”,从给水加热到看到“白气”和形成“雨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 B.先液化,后汽化 | C.先升华,后凝华 | D.先汽化,后凝固 |
如图所示是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则实际时间为()
A.11∶55 | B.12∶05 | C.5∶25 | D.6∶35 |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
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2∶5 | B.1∶2 | C.3∶5 | D.1∶5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图图Ⅰ所示,图Ⅱ中分别作出了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