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
C.丙地位于南半球 |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并不表现在(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题。图中符号“□”“ ▲”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题。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题。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 B.干旱 | C.低温冻害 | D.滑坡、泥石流 |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2011年5月9日13时30分许,由于连降暴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采石场突发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截至11日,已确认19人死亡,3人失踪,1人获救。据此回答题。广西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连日的暴雨 ②植被的破坏 ③没有预警系统 ④火山的喷发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 )
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 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 ④火山喷发可能诱发森林大火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