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2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
|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2排放量 |
|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
|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
江苏淮安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在淮河一座旧桥改造中设立标志赋予了文化和科普的含义,该桥正中设一大球,南面用红色装饰象征南方亚热带气候特征、北面用蓝色装饰象征北方暖温带气候特征(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淮安最可能是:
| A.年均温0°C等温线通过 |
| B.年降水量800mm线通过 |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通过 |
| D.森林与草原分界线通过 |
图中的河流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
①终年多雨②支流稀少
③地势低平④下游围湖造田
⑤上游水库建设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图1、图2分别是我国某地1976年与2006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最有可能是在
| A.新疆 | B.陕西 | C.河南 | D.江苏 |
2006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反映出
①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④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提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若游人在图中H湖观赏到大量的鸿雁群,则最可能是在
| A.清明节前后 | B.端午节前后 | C.中秋节前后 | D.春节前后 |
根据图文信息,观赏鸿雁要
①把握观赏时间与季节 ②位于特定的位置观赏
③品味鸿雁文化的内涵 ④领略自然人文的和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 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 A.玄武岩分布区 | B.石灰岩分布区 | C.大理岩分布区 | D.花岗岩分布区 |
下列风景名胜与图示景观相似的是
| A.桂林山水 | B.武夷风光 | C.黄山怪石 | D.华山险峰 |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图“雅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我国下列省区中,雅丹地貌分布典型的是
| A.广东 | B.四川 | C.辽宁 | D.青海 |
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围湖造田种粮 | C.过度采伐林木 | D.过度农垦用水 |
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水体污染 | C.土地盐碱化 | D.土地荒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