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2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2排放量 |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
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回答下列小题。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
A.①区 | B.②区 |
C.③区 | D.全部区域 |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B.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
C.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 |
D.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
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
B.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
D.是太阳系中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各题。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 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 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 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
④. 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
B.气压:高→低→高 |
C.风向:偏东风→西南风→东南风 |
D.降雨:雨→晴→雨→晴→雨 |
读“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日当地的昼长是多少()
A.0时 | B.12时 |
C.24时 | D.无法确定 |
该地的经纬度是()
A.80°34'S, 120°W |
B.80°34'N, 120°W |
C.66°34'S, 120°W |
D.66°34'N, 120°E |
此日南极圈的日出方位是()
A.正北 | B.正东 |
C.东南 | D.正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