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一个热点话题”,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据此回答2题。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 )
A.复杂性 | B.稳定性 | C.整体性 | D.差异性 |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景观特征与其相符的是 ( )
A.光照弱 | B.河流少,流量小 |
C.冰川冻土广 | D.河流多,流量丰富 |
读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
D.山区较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下图是世界四地的关联图,读图回答:如果图中箭头a、b、c表示国际贸易中的某种农产品,那么该农产品是
A.小麦 | B.玉米 | C.水稻 | D.大豆 |
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区位转移,下列属于导致其转移的因素是
①地价②技术③劳动力④资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回答: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 | B.铁路 | C.河运 | D.海运 |
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读图回答:若甲图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
若甲图中M表示影响该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中a表示科技,b表示人口数量,c表示矿产),则最适合该县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电子装配企业 | B.石油开采 | C.航天工业 | D.汽车工业 |
下表为某地有关气象要素的多年统计情况。据此回答:
气象要素(单位)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月平均气温(℃) |
10.8 |
14.2 |
20.7 |
18.6 |
降雨日数(日) |
11.2 |
9.3 |
0.8 |
8.0 |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
5.5 |
8.4 |
11.1 |
7.7 |
该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和天气 | B.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 |
C.正午太阳高度和自转速度 | D.正午太阳高度和气候 |
该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