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 | B.1925年 | C.1931年 | D.1939年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
“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 | B.革命派 |
C.立宪派 | D.中国共产党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 B.战争由朝鲜引发 |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