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第三次领导人会晤在三亚举行。“金砖国家”被广泛运用与描述全球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的情况。“金砖国家”的出现和发展

A.说明这些国家的实力已领先于其他国家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说明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五国鼎立的局面 D.标志着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图表所示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 3%
1942年
58%
78%
49%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官僚资本的膨胀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据统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薄弱 D.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数量却大幅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是( )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西方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C.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B.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在台湾
C.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D.《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报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