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美洲地形图,完成填图任务。

1、写出图上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每空1分,共7分)                                    
大洋:①(           )
②(          )
高原:⑤(           )
山脉:⑥(           )
运河:⑦(           )
群岛:⑨(           )
2、本区大多数国家通用(     )语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珠江三角洲洪涝灾害频发,人们依据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模式——基塘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示意图和图2广州气候资料图

(1)分析珠江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补充下面的关系图。

地形

地势①_____,排水不畅

易积水,多洪涝灾害

气候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②_____季,多暴雨

水系

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汇水量大

材料二:为了防治洪涝灾害,人们对三角洲的地形进行了改造,把低洼地区深挖成池塘,挖出的塘泥堆在池塘周围,将原有低地抬高成为基堤。塘内养鱼,在塘基(基堤)上种植桑树,桑叶可以养蚕,蚕沙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这种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为基塘农业。

(2)根据材料二,完善下面框图内容。

材料三:随着珠江三角洲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基”上作物多样化,增加了蔬菜、花卉等,成为“杂基”;二是“塘”中养鱼集约化,实行机械化养鱼,增加了鱼的品种,提高了鱼的产量。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片农田被用于房屋建设,“基塘”面积已大大缩小。

(3)请你为基塘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某地理兴趣小组以“黑土地上的粮食生产”为题进行了学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2美国中部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堪萨斯城气候资料图

(1)比较中国和美国黑土分布区的自然特征。

比较项目

中国

美国

纬度位置

①_____

大约 38 ° N 49 ° N

地形区

松嫩平原和②_____平原

中部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③_____河

(2)两大黑土分布区自然特征相似,都位于北半球_____纬度地区,地形以_____为主,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_____季,河流众多。

材料二:世界上的黑土地区都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 1 5 ,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粮食单产高,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的 1 4 ,调出的商品粮达全国的 1 3 。因此,东北黑土地又叫东北粮仓,被称为中国粮食的“压舱石”。

(3)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

耕地面积广,黑土①_____

粮食产量大

东北粮仓

作物品质高

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③_____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适于②_____化耕作

④_____高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2021年8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与中东合作论坛:深化友谊与创新发展”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近百位中外嘉宾再度相聚“云端”,共话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中东地区示意图和图2中东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1)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填在横线上。

从纬度位置看,中东地区大部分位于 10 ° N 40 ° N 之间,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的南部,大部分属于热带和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波斯湾,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错误1: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和中东地区在常规能源领域已合作多年,中国进口原油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为了更好的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和中东地区在继续深化油气全产业链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中东地区的多个大型光伏电站都采用了中国标准和技术。

(2)据图说明中东石油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依据。列举中东地区可以重点开发的新能源。

(3)说明中国与中东地区投资合作各自的优势。

材料三:展望未来,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双方互利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在能源领域、制造业领域和设施联通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双方经贸合作中面临的实际挑战。

(4)说出未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挑战。(至少两点)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

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

(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_____、_____。

项目二: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

(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表1对应的空格内。

表1

科考领域

课题内容

太阳活动

⑤_____

生物活动

A_____

地质演化

B_____

环境问题

C_____

气候变化

D_____

冰川资源

E_____

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

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三: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

正方: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因此应该开发。

反方: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因此不应该开发。

(3)对于以上辩题,你支持哪方观点?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南船北马”体现了秦岭—淮河一线两侧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以南地区以水运为主,以北地区牛车、马车等运输方式比较普遍。图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砖碑图。

【探究活动一】

(1)试从气候和地形条件,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多河湖的原因。

【探究活动二】

(2)结合所见所闻,试列举两条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饲养牛、马等牲畜的作用。

【探究活动三】

(3)图片中的砖碑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请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除交通差异外,在社会经济方面还有哪些差异。(至少答出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