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和的、小球处于同一高度,为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球,球自由下落。球落到地面点处,球落到地面点处。测得=0.04,=0.05,球距地面的高度是1.225,、点间的距离为1.500,则球落到点的时间是,球落地时的动能是。(忽略空气阻力,取9.8)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规格"4.0,0.7";
电流表,量程3,内阻约为;
电流表,量程0.6,内阻;
电压表,量程3,内阻;
标准电阻,阻值;
标准电阻,阻值;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学生电源,电动势6,内阻不计;
开关及导线若干。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的电阻为。
②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上的电压值是。
③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的界面两直线aa'和bb' 后,实验者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其它操作正确,则测
得的折射率与该玻璃砖的真实折射率相比较(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l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A;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和。
(3)对于某种单色光,为了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或
的方法。
(1)右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cm。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
c.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
e.用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盼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一束光穿过介质l、2、3(三种介质的界面平行)时,光路如右下图所示,则()
A.介质l的折射率最大 |
B.介质2是光密介质 |
C.光在介质3中的速度最大 |
D.当入射角由45。逐渐增大时,在1、2分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2条亮纹的中心时(如图1中的A),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6条亮纹时(如图2中的B),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d=0.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 m。则:
(1)图3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为cm;
(2)图4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为cm;
(3)所测光波的波长为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