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问题。
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
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 A.观光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房地产业 | D.水稻种植业 |
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
|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
|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
| 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
|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
|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
|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
|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
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 A.平原 | B.高原 | C.盆地 | D.山地 |
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水量特征正确的叙述是
| A.上游流量最小 | B.中流流量最小 |
| C.下游流量最小 | D.下游流量最大 |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
| A.春小麦 | B.早稻 | C.晚稻 | D.冬小麦 |
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的是
| A.寒潮频繁来袭 | B.台风肆虐 |
| C.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①④ |
凌汛多发生在
| A.夏季 | B.冬春季节 |
| C.冬季 | D.春秋季节 |
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没有大城市原因的是
|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
|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 |
| C.黄河下游多凌汛 |
|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 C.天山-阴山-燕山 | D.长白山-武夷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