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系统测定小车的加速度.在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如图所示的a-F关系图线.
①分析发现图线在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 (OA不为零),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图线AB段基本是一条直线,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释放小车之前就启动记录数据的程序
C.钩码总质量很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D.钩码总质量过大
(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除备有: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1.0Ω左右)、电流表A1(量程0—3m A,最小刻度0.1mA,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A2(量程0—0.6A,最小刻度0.02A,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990Ω)、开关和导线若干等器材,还备有两滑动变阻器
A. R1(0—20Ω,10 A) B. R2(0—200Ω,l A)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图乙为该同学根据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分别测得多组I1和I2,并画出I1-I2图线,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如图5所示,皮带的速度是3 m/s,两皮带轮的圆心距离s="4.5" m.现将m="1" kg 的小物体轻放到左轮正上方的皮带上,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5.电动机带动皮带将物体从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图5
总质量为M的热气球由于故障在高空以速度v竖直匀速下降,为了阻止其继续下降,在t=0时刻,从热气球中释放了一个质量为m的沙袋.不计空气阻力,当t=_____时,热气球停止下降,此时沙袋的速度为______(此时沙袋未着地).
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M=100 kg的小车上,一起以v=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人相对车以u="4" m/s的速率水平向后跳出,则车的速率变为__________.
质量为M的人和质量为m的箱子一起以速度v0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某时刻人开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推箱子,将人和箱子分开,且在箱子离开人手时,人恰好静止.则人对箱子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
如图为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情况的图象.若取g="10" m/s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物体总共滑行时间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