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涅槃”本指佛教徒修炼到功德圆满的境界,郭沫若以此象征了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 |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E.《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根据上述文字,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修身的看法。200字左右。
孔子《论语》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下面两个人名,取自《论语》,请你引用《论语》中的相关话语,对名字的含义加以解释。
(1)韩退之(韩愈)
(2)董乐山
《论语》探究题
阅读下则论语,完成下题
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说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基本含义。
▲
(2)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⑴孔子认为“身正”的人从政不难,因为自己“身正”,就可以“”,就能够达到“” (摘录文中的短语回答)的效果,体现了孔子
的政治思想。
⑵孔子又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请你结合以上两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仰之弥高()②求也退,故进之()
③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简答题:(100字左右)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是如何体现张飞的“不战之威”?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