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
①获得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4年10月22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主要体现的世界观是()
|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 C.物质决定意识 | D.一切从实际出发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 B.运动 | C.社会历史性 | D.实践 |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B.物是观念的集合 |
|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 D.气者,理之依也 |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蓝光LED的帮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创造出来。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漫画《枯萎的外表,内里的强大》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必然联系
②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本质联系
③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又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④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