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取双缝间距d="0.5mm," 双缝到光屏间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样如图(a)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b)所示,则计算单色光的波长公式为       (相邻明纹间的距离用表示),单色光的波长为     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末端与桌子右端M对齐,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P点;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末端N与桌子右端M的距离为L,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Q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用代号表示):

A.滑槽的高度h
B.桌子的高度H
C.O点到P点的距离d1
D.O点到Q点的距离d2

E.滑块的质量m
(2).写出动摩擦因数μ的表示式是μ=

测量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1.给定器材有:
A 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B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2=1kΩ)
C 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忽略不计)
D 定值电阻R1=10Ω
E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F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1)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2)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1=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线
B.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记录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cosα∶cosβ=
⑶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筋、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C.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D.用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如图所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30°,AC边长为L,一束单色光从AC面上距A为的D点垂直于AC面射入,恰好在AB面发生全反射.已知光速为c.求:

(i)该介质的折射率n;
(ii)该光束从射入该介质到第一次穿出经历的时间t.

在地面附近的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电场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图像中的B0末知)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该区域中有一条水平直线MN,D是MN上的一点.在t=0时刻,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看做质点),从M点开始沿着水平直线以速度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恰好到达N点.经观测发现,小球在t=2t0至t=3t0时间内的某一时刻,又竖直向下经过直线MN上的D点,并且以后小球多次水平向右或竖直向下经过D点.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2)小球从M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D点所用的时间;
(3)小球运动的周期,并画出运动轨迹(只画一个周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