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实验时将蜡烛远离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 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身高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若他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_,他的像高为________m。

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选填“空气”或“水”).

坐在直升飞机中的乘客,突然看到地面上房屋和树木向自己扑来,这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直升飞机在作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