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菜汤里有一只死苍蝇,就不想喝汤了,它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 B.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
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 D.不属于反射 |
根据下表三种液体样本成分分析,判断它们依次来自( )
A.肾盂、血管、肾小囊 | B.血管、肾盂、肾小囊 |
C.肾小囊、血管、肾盂 | D.血管、肾小囊、肾盂 |
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为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一道 | B.第二道 | C.第三道 | D.第一、三道 |
酵母菌中含有一种能将面粉中糖类分解为CO3和H2哦的酶,某中学兴趣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和影响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三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l OmL纯水,B组各份分别加入lOmL质量分数为10%食盐水,C组各份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然后按图中配好5个同样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30分钟,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液面下降高度,由此换算出气体的体积(厘米3),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NaCl溶液质量分数 (%) |
25℃ (cm3) |
35℃ (cm3) |
45℃ (cm3) |
55℃ (cm3) |
65℃ (cm3) |
A |
0 |
3.6 |
14.7 |
50.4 |
7.6 |
2.3 |
B |
10 |
3.3 |
14.1 |
50.0 |
7.5 |
2.2 |
C |
20 |
3.3 |
12.7 |
42.O |
6.9 |
1.8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在测量气体时,应都冷却至常温后再测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随温度增高,食盐对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25℃~65℃温度范围内都能生存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现象之一,光合作用的强弱用光合速率来表示,光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面积吸收CO2毫克数来表示。某学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水稻光合作用的两次研究(光合速率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光照强度单位:勒克斯)。
第一次实验:在300C条件下,得到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光照程度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光合速率 |
10 |
13.5 |
16.8 |
19.5 |
2l |
21 |
第二次实验:在光照强度为800勒斯克的条件下,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结果略),请分析回答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是在学习完自然科学全部内容后,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逐个进行了研究,从而从整体上了解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 )
A.演绎 B.综合 C.假说 D.科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