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日 喻 说
(北宋)苏轼
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③,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
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①眇(miǎo):瞎眼,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②籥(yuè):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③没(mò)人:能潜水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烛而得其形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也达:豁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也欤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学务:致力、从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扣盘得其声拔剑撞破之
B.以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孰能讥之乎
C.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D.士杂学而不志道州司临门,急星火

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

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2)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3)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东吴顾征君亭林先生,今之大儒,于书无所不读,习熟国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贯会通,折衷而守之,卓乎为经济之学者也。而失意于时,君子惜之.以故北游上国,历燕、赵之墟;上太行,渡黄河:出塞入关,极秦、晋之鄙;折而滞留于齐、鲁间,皆得周览其名山大川,将以拟太史公之故事。乃每过吾州,辄见访,如侨札之欢,皋梁之托也.为余谈说经史,不惮娓娓.或留信宿,浃月经时,然后乃得去.因见其著述之富,汗牛充栋.要皆崇正黜邪,一轨于圣贤之微旨,抽关启钥,尽见其全。其辩详以核,其论典以要,其思平实以远,其义纯粹以精.本于经而不泥于昔闻,原于史而不拘于成说。多前贤所未明,一旦自我发之者.
自汉唐以来,诸儒林立.观其意思,略与郑康成、王文中辈相仿佛.皆能深造理窟,力追大雅,以斯文为己任者也。以视今之作者,不啻奏黄钟、大吕于秋虫响答之前,其巨细不侔矣.假使先生得时而驾为当代柱石,功业所至,不过封候而止。其于娴先圣之道,以津逮将来,为天下后世之利,且孰得孰失乎?
今年结夏于此,与二三同人讲《易》,复得发其《日知录》一书观之.多考古论世之学,而其大旨在于明经术,挟王道,为之三叹服膺。劝其出以惠学者.
余老病荒忽,书数语其后,附以不朽.必欲东观大海,尽十洲三岛之奇,则有先生所著之全书在,非一朝一夕所得而卒业者矣。余不佞,倘如豫之五爻,疾而不死,请得读书养气,十年之后,文思少进,为先生细论之。
(程先贞《赠顾征君亭林序》)
炎武生性兀傲,不谐于世,身本南人,好居北土。尝谓人日:“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麦堕整。"又谓:“北方之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之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其评论切中南北学者之病。尝至京师,东海两学士延之饮,设宴,三醑即起。学士日:“先生幸畅饮,夜阑张灯,送回何如?”炎武怒日:“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世间惟淫奔、纳贿二者,皆夜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狷介嫉俗如此.
(节选自孙静庵《明遗民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卓乎为经济之学者也经济:经世济民
B.王文中辈相仿佛仿佛:类似
C.复得其《日知录》一书观之发:发现
D.东海两学士之饮延:邀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抽关启钥,尽见皆出于此乎
B.二三同人讲《易>蜩学鸠笑之
C.先生细论之谁为大王此计者
D.岂有正人君子夜行者乎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炎武先生知识渊博为一代大儒,他在人生失意之时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并以此来效法司马迁。
B.顾炎武先生一生著述丰富,一心践行圣贤之道。他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注重核实,善于抓住要点,思想深远义理精粹。
C.顾炎武先生一身才学,却生不逢时,不得为国家所用。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弘扬先圣之道,从这点看他也是泽被天下的。
D.顾炎武先生性格耿直,不合世俗,对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有自己的看法,对南北方百姓的生活习性都作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
(1)上太行,渡黄河,出塞入关,极秦、晋之鄙。
(2)假使先生得时,而驾为当代柱石,功业所至,不过封侯而止。
(3)尝谓人日:“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麦跨鞍o"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周显德中,进士登第。疏俊有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初,太宗以殿前都虞候领泰宁军节制,辟为掌书记。及尹京邑,表为开封府推官。授右拾遗,迁左补阙。丁艰,将起复,以谗出为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太宗即位,复以左补阙召,同知贡举。时梅山洞蛮屡为寇,以熙载知潭州。召还,擢为兵部员外郎,领枢密直学士。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诏赐官第一区。
太平兴国四年,亲征河东,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行,还,迁刑部侍郎。五年,拜户部尚书、枢密使,以病足在告,寝疾久之未愈。八年,上表求解职,诏加慰抚,授尚书右仆射。九年,卒,年五十七。赠侍中,谥元懿。上为悲叹累日,且谓其事君之心,纯正无他,适当委用,而奄忽至此,深为可惜。国朝大臣谢事而卒,车驾临视者,唯熙载焉。
熙载性忠实,遇事尽言,是非好恶,无所顾避。人有善,即推荐之,时论称其长者。初,微时,为养负米。尝行嵩阳道中,遇一叟,熟视熙载日:“真人将兴,子当居辅弼之位。”言讫不见。
及居太宗幕下,颇尽诚节。典枢务日,上眷注甚笃,方将倚以为相,俄遘疾不起。熙载事继母牛氏以孝闻。弟熙导,牛氏前夫子,随母归石氏。以熙载故,奏补殿直。从弟熙古、幼弟熙政,皆登进士第,熙载抚之如一。熙载卒时,子中孚、中立皆幼,熙政患熙导以异姓居己上,乃诈传上旨.令己籍熙导家财,由是交讼。有司归罪熙导,上召问中孚、中立,令有司再鞫得实。熙导还本姓,熙政坐除名。上素知熙栽以母故育熙导甚厚,虽令还宗,而不夺其官,复以财产量给之。
子中立,性疏旷,好谐谑,人不以为怒。以父荫初补西头供奉官,后五年,改光禄寺丞。家财悉推与诸父,无所爱。擢直集贤院,与李宗谔、杨亿、刘筠、陈越相厚善。校雠秘书,凡更中立者.人皆传之。中立喜宾客,客至必与饮酒,醉乃得去。初,家产岁入百万钱,末年费几尽。帝闻其病,赐白金三百两。既死,其家至不能办丧。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梅山洞蛮屡为寇,以熙载潭州知:主管
B.令己熙导家财,由是交讼籍:没收入官
C.上召问中孚、中立,令有司再得实。鞫:审问
D.改光禄寺丞。家财悉推与诸父,无所爱:喜欢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熙载深得太宗器重的一组是()。
①疏俊有量,居家严谨,有礼法。
②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诏赐官第一区
③亲征河东,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行
④上为悲叹累日,且谓其事君之心,纯正无他
⑤典枢务日,上眷注甚笃,方将倚以为相
⑥从弟熙古、幼弟熙政,皆登进士第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宗在没继位时就征召石熙载担任掌书记。继位后,又提拔他升任兵部员外郎,兼任枢密直学士。
B.石熙载年轻时,在路上遇到的一个老人曾预言石熙载是位真命天子,定会有人辅佐他得到重要的职位。
C.石熙载奉事继母以孝顺闻名且为人忠厚老实,遇到是非好恶的事情,直陈己见,毫不顾忌,深受好评。
D.在太宗要重用石熙载为宰相时,他却突然去世。大臣辞职后去世的,宋太宗亲自看望的只有石熙载一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授右拾遗,迁左补阙。丁艰,将起复,以谗出为忠武、崇义二军掌书记。
(2)上素知熙载以母故育熙导甚厚,虽令还宗,而不夺其官,复以财产量给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守梁统深敬待姑臧吏民及羌胡更谓曰
B.陇蜀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C.惟河西独安,姑臧称为富邑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乃执其妻子,欲为质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