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
陈原
从今年10月开始,比利时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典雅的牌楼竖立在市中心广场,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话剧、戏曲、音乐、舞蹈、歌曲、木偶、皮影、武术,中国电影在这里上演,莫言、余华、叶延滨等中国著名作家也来到这里访问,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
比利时皇家大法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雄踞布鲁塞尔的最高处,除教堂之外,129米的总高度使它成为欧洲现存最高大的古典建筑。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欧洲古典建筑上空悬着巨幅中国山水画,不能不令人震惊。巨作的作者就是徐龙森,他近年来创作的10幅山水巨作这次都展现在欧洲观众眼前,尺度高达十米以上,让人感觉恍若置身群山之间。比利时视觉艺术家科恩感慨道:“这些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置身这里的群山之中,我觉得自己似乎无法呼吸。它们让我产生了一种时空的错位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比利时社会科学院院士、汉学家魏查理说:“看到这些画,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仿佛到了四川或者福建。这些画既传统又现代,把它们与这座古老的建筑放在一起显得很和谐。”
  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展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在这里,已经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概念,从过去文学艺术的小范畴,扩展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舞蹈、戏曲、话剧、木偶、杂技、皮影、交响乐、民乐、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之外,还增添了园林、中医、建筑、文物、茶艺、日常生活等,色彩缤纷、无所不包,让欧洲观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人。
欧洲观众的文化素养很高,对文化展览和演出都讲究来龙去脉,追究文化背后的历史和生活。因此,讲座和研讨会也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文化专家的大量讲解,让欧洲观众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与中国文学家、艺术家互动,沟通双方的感情,弥补文化方面的差异。已经举办过的讲座和研讨会,总是座无虚席,发言、提问踊跃,问题之细,表现出听众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热情。
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中国与比利时的文化对话特别令人关注,对话的表现方式是将中国艺术与比利时艺术同台展出,或者联合演出。从这些对话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文化背后的生命状态。“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选择了中国艺术家26位,比利时艺术家24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看后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实在令人赞叹。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说,从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到这次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都是双方共同举办的,这样的形式比中国主办更具影响力,可以深入所在国的社会,在主流剧院和展览馆进行。这些文化活动,不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而且也注重介绍中国的当代文化创造,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除了重大的艺术节外,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的7个文化中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中心,展示中国文化是一种常态。今后,还将有更多的文化中心相继建立,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出去正在成为现实!
今天的比利时,在机场,你会听见一声轻轻的中国话问候;在咖啡馆,或许服务员会向你要一元中国“小费”留作纪念;在巧克力店,可能会询问你来自何方,当听见北京时,你会听见一句惊呼:啊,奥林匹克!这就是今天的比利时,中国文化在这里落地开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使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比利时陆续亮相。
B.雄踞布鲁塞尔最高处的比利时皇家大剧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目前欧洲现存的古典建筑中它是最高的。
C.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中国与比利时的文化对话特别引人关注,从这些对话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文化背后的生命状态。
D.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体验。展示中国人的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

E、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是由中国和比利时双方共同举办的,这样的形式比中国主办更具影响力。这些文化活动只注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
新闻介绍了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哪些主要活动?试分点归纳。
在欧罗巴利亚的这些活动各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评价。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用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19.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2分)
(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21.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长城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并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前门被堵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大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嶔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喀嚓喀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④群山不语,并睛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注]①筚篥(bìlì):汉代从西城传入的一种管乐器。 ②斥堠(hòu):暸望敌情的土堡。③紫塞:指长城。 ④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下面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做一简要分析。
2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答:(l):
 (2):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1):
 (2):
22.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
(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1):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草堂 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8.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答:
  19.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
  20.(6分)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题。
天真鲍尔吉·原野
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志。在成年人身上,即使偶露天真也非常可爱。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大学或中专都不培养人的天真,或者说那里只戕灭天真。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
“我醉欲眠君且去”,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惟有李白,如无赖童予。在李白眼里,世事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这是诗人眼里的生活,但李白赤条条地皈依于美好。他当不上官且囊中缺乏银两,但口出无可置疑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天才,毋宁说是十足的天真加上十足的才气。我们多么感谢李白不像绍兴师爷般老辣,也不似孔明那么擅遭谋略,不然文学史黯然矣。
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之念,如孔予修订过的“郑声”一样。但人生岂能无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像小孩子研泥为丸,放在小盒子里,自以为旷世珍物。所以天真只存在于小孩予身上。每个小孩子都是诗人与幽默家,都讲过妙语。小女鲍尔金娜三岁时,我携她在北陵的河边散步。河水平缓,偶涌浪花,鲍尔金娜惊奇大喊:“小河在水里边。”小河——在——水里边,我想了很久。的确,小河若不在水里边,又在什么里边呢?倘若我们也肯于把小河看做是一位生灵的话。鲍尔金娜还讲过“小雨点是大阳公公的小兵”云云。这些话很有些意思,但证明不了她亦是李白,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而来,一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一位有知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无异于奇迹。谁也不能说爱因斯坦无知,但他天真,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近于天真。齐白石九十岁的时候,翻出自己七十岁的画稿阅读,说:“我年轻时画得多好!”人们对此不禁要微笑,七十岁还叫做年轻吗?况且他说自己“画得多好”,对九旬老者,七十岁只能算是年轻,白石老人多么诚实,又多么天真。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他日相呼”,画面上两只小鸡雏各噙蚯蚓一端怒扯。没有童心,谁能画出这样纯净的作品呢?艺术家的敌人,不外自身而已。自身在浊世中历练的巧慧、诡黠、熟练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创作的阻碍。要克服这种种的“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边争官赚钱,又一边保持天真。老天爷不肯把这么多的能力都赋予一个人。国画家从古到今,反复喃喃“师造化”,所师者不外是一股浑然自在的气势。
天真是“真”,由“天”而出,即余光中先生说的“破空而来,绝尘而去”,它得乎天性,非关技巧。黄永玉先生在《永玉三记》中,说喷嚏是“一秒钟不到的忘乎所以,往往使旁观者惊喜交集”。说镇定是“到处找不到厕所而强作潇洒的那种神气”。精妙,当然也睿智,但也透出说者在语言背后的天真。睿智或许可以模仿,但天真委实无法模仿。有的诗人,被人喊打惶惶如丧家之犬,原因就是在诗中不恰当地布置了过多的“天真”。其实,为文之道如为人之道,天真只是其中一路,可通之路又有万千。培根如老吏断案,李敖以骂挂帅,都见不到天真,但均可阅可喜。
天真有时是诗,有时睿智,有时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对于天真,最妙的回答是一个孩子为“天真”造句,曰“今天真热”。
1.通观全文,作者眼里的“天真”是怎么样的?(4分)
答:
2.第2段说“李白的天才,毋宁说是十足的天真加上十足的才气”,结合原文看,李白的天真表现在哪里?(4分)
答:
3.理解第3段中的两句话的含义。(6分)
①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
②一位有知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无异于奇迹。
18.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所说的“天真”是一种怎样的性情?(4分)
答:  
19.作者说“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又说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是“天真”的,就原文的本意谈谈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5分)
答:      
20.文中“天真”的内涵有不同的层面,依据原文,概述下列所写人物的“天真”各具怎样的内涵。(5分)
答:①李白的天真是             
②孩子的天真是             
③爱因斯坦的天真是             
④齐白石的天真是             
⑤黄永玉的天真是             
21.作者说“今天真热”的造句是对于天真的“最妙回答”。“最妙”在何处?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下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性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字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一堆灰。他就留下了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录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骆文(1915——2003),曾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18、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限30字以内)
  19、从文中看,“我还要追赶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20、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