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F2代出现性状分离 | B.F2性状分离比为3∶1 |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脂质的运输 | B.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
C.RNA聚合酶活性受酸碱度影响 | D.质粒为环状的DNA分子 |
下图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段范围内的是
经测定,胰腺细胞中酶原颗粒(无活性酶)可达到胰腺细胞自身蛋白质总量的40%,由此可以推测细胞内哪种物质的数量比一般细胞多()
A.mRNA | B.DNA | C.基因 | D.染色体 |
常言中的“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
C.BMALI夜间增多不利于脂肪积累 |
D.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等转化为脂肪 |
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