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皮是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下图表示一株生长的黄皮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a~h表示曲线上的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黄皮果实中特有的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中。
(2)叶绿体中光反应所产生的ATP、[H]参与暗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过程。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____;假设24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黄皮的最多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株黄皮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可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其中曲线上b~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5)与曲线上g点相比,h点所对应的时刻,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___ ____

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黄绿叶
浓绿叶
黄叶
淡绿叶
基因型
G_Y_(G和Y同时存在)
G_yy(G存在,Y不存在)
ggY_(G不存在,Y存在)
ggyy(G、Y均不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子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
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试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刺激,消化腺分泌。
(2)实验二:分别培养实验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3)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获取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一),细胞呼吸与环境中O2浓度关系(如图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__________;当O2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一中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_____%。

(12分)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溶液
缓冲液

半粒种
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0
1
1
带胚
步骤1
步骤2
++
2
0
1
1
去胚
25oC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oC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3
0.2
1
0.8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塘,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