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神经细胞代替干细胞
A.不能,因为神经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
B.不能,因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
C.能,因为神经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
D.能,因为神经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 B.2种,13∶3 |
C.3种,12∶3∶1 | D.3种,10∶3∶3 |
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B.6/64C.15/64D.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