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 2题。
|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X |
108 |
42 |
18 |
Y |
275 |
6 |
7 |
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l00千米以上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 B.甲——3、4、5月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若不考虑岩性影响,在A、B、C、D四地修建公路,不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亚州中部以及中东地区,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是
A.过度灌溉 | B.气候干旱 |
C.多大风天气 | D.土地利用不当 |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A.A点 B.B点 C.C点 D.D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