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
| B.太阳黑子增多 |
|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
|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与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不符的是
| A.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 |
| B.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 |
| C.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 |
| D.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一直明显上升 |
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 ②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④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 ⑤积极鼓励境外移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
|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
|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
|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
2005年之后
| A.发达国家总人口将趋于减少 | B.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 |
| C.发达国家将面临人口老龄化 | D.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将继续增长 |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 B.城市化率提高 |
| C.土壤质量下降 | D.粮食单产提高 |
下图中P、Q、M、N为世界四个不同区域的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P | B.Q | C.M | D.N |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
| 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
|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 |
【改编题】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沿岸,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橄榄油产量占有全球90%的市场份额。1964年开始我国引入种植油橄榄,目前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下表为国内外部分油橄榄产区气候因素比较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 地区 |
年均气温℃ |
7 月气温℃ |
1 月气温℃ |
年降水量 mm |
日照时数 h |
年均湿度% |
| 地中海 |
13.6~15 |
22~30 |
3.8~9.2 |
600~800 |
2439~2783 |
47~65 |
| 甘肃武都 |
14.7 |
24.9 |
4.5 |
474~900 |
1911.7 |
40~65 |
| 四川广元 |
17 |
26.1 |
4.9 |
800~1000 |
1300~1400 |
69 |
| 四川三台 |
16.7 |
26.9 |
4.7 |
882~1134 |
1356 |
79 |
| 四川达州 |
14.7~17.6 |
26.0 |
4.9 |
1076~1270 |
1355 |
72~80 |
上述中国四个地区中,属于油橄榄的最适宜生长区的是
| A.甘肃武都 | B.四川广元 |
| C.四川三台 | D.四川达州 |
与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相比,我国主产区的优势
| A.气候条件优越 | B.消费市场广阔 |
| C.生产工艺先进 | D.劳动力成本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