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7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七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⑵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四大洋的名称:
               ②                                       
⑶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字母)
⑷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数字符号)
⑸在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A与C的分界线是                                             
A与B的分界线是           ,A与E的的分界线是         D与E的分界线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

(1)图中的气候类型


(2)①的自然带是广东可能在图中(代号)的自然带上

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BCD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点较快,点较慢(填字母)
(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白昼越来越长,地球处在的阶段。(填字母)
(4)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向南、向北)

(十七)读有关新加坡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647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都严重不足。新加坡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是世界级的大海港和世界重要的炼油中心。


(1)新加坡气候特征是,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2)M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为新加坡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4)新加坡在自然资源极为短缺的情况下,仍建设成世界炼油中心,分析其区位条件。

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某日图中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A点时刻为16︰00。
(1)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
(3)简述D地在北半球夏至日到秋分日期间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读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寒潮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在哪个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形成,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流向如何?

(2)寒潮到来时,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种植业生产外,还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3)图示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临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