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问题。(2+3+5+1+3=14分)

(1)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不均,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年降水量
(毫米)
分布面积
(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陆地面积(%)
<250
300
31.20
250-400
85
8.90
400-800
250
26.10
800-1500
238
24.80
>1500
87
9.00

 
A.25%   B.28%   C.34%   D.60%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__和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3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___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____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一直流向___、天津。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_____,解决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4)图中的引水、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的问题。
(5)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尤为重要,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请你指点迷津(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麦哲伦环球航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400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女王支持下,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地球上首次环球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和绕过的大洲分别是_______洋、_______洲、________洋、_______洲、亚洲_______洋、________洲,最后又回到_________洋,抵达他们的出发地_________洲的西班牙。
(2)此次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由此判断,图中的甲、乙两地实际上是 ()
A.同一地点 B.相距最远的两点
(3)船队的勇士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礼物中有地球仪,并且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你认为此份礼物和赠言的寓意是什么?
(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漫长,你从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阅读材料及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9年1月28日电,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材料二:图一“南极地区经纬网图”和图二“地球公转示意图”。

(1)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甲在南极点的_______(方向)。
(2)若图幅大小相同,1:50000的比例尺(位于南极“高点”地区我国第三考察站昆仑站位置地形图)比1:5500000的比例尺(南极洲全图)_______(大或小),表示的内容更_________(简单或详细)。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这一天称为_______日,此时南极“高点”出现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4)南极地区的“高点”是我国第三个考察站“昆仑站”位置,南极“第三站”主体建筑在2009年完成,建站的时间最好大致位于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_______点和______点之间,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读“长江略图”,回答问题。

(1)用“∥”在图中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界线。
(2)甲所在的河段较有利于航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沿岸有四大港口城市,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省中,长江的主要支流最多的省区是

A.四川 B.湖北 C.湖南 D.江西

(5)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其中长江最长的支流是________,位于湖南省的湖泊是_______,位于江西省的湖泊是___________。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是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最重要的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出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

(1)图中虚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它起自______省的黑河,止于_____省的腾冲。
(2)该线左侧以_______地形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多在______人/km2以下;该线右侧以_______地形为主,湿润多雨,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多在_____人/km2以上。
(3)写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km2的省区(至少2个)。

读“我国36°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东西方向。
(2)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_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3)试判断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A_________、C_________。
(4)青藏高原位于第_________级阶梯,位于这一级阶梯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族。
(5)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对气候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