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大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
(12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用大量篇幅,作出了促进两岸交流交往,促使两岸和平谈判与和平统一的规定,是一部“和平法”。《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地把台湾人民同“台独”分子区分开来,继续贯彻“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团结广大台湾人民,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反分裂国家法》立法实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成为不少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挽救了资本主义。
(1).请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简述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及其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纺织业(包括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在全球纺织品贸易格局中,中国产品多为中低档。2005年,欧美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设限,尽管中欧、中美经谈判达成了协议,为中国纺织品创造了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但毕竟还是存在着明确的出口增长限制。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纺织企业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大规模走私势头基本被遏制,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1999~2000年 8月,全国海关共立案侦查各类汽车走私犯罪案件335起,案值9.6亿元。其中2000~2002年全国侦查走私案件分别为103起、80起和45起,2004年1~8月汽车走私案件立案20起,比2003年同期下降35%。
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走私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