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她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称量。
实验步骤:
① 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③ 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瓶与液体的质量m1= g。
液体的密度ρ= kg·m-3。
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照图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位置.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也改变,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
(3)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完全相同蜡烛,其目的是为了 .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 ;若 ;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
D.取出温度计; |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 .
(4)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