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述资料,完成问题。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一个白天就这样火石电光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
——节选自《行者无疆》作者 余秋雨资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出现的时间以及甲、乙二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12月温带海洋性气候 | B.4月地中海气候 |
C.7月温带大陆性气候 | D.10月极地气候 |
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 B.农业区 | C.中心商务区 | D.教育文化区 |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这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据此回答各题。上海市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位置优越 | B.地形平坦 |
C.气候温和 | D.劳动力充足 |
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A.广阔的经济腹地 | B.高素质的劳动力 |
C.矿产资源丰富 | D.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
该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读“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图中城市等级系列最高的可能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城市④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
C.气候条件优越 | D.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
读某城市略图,完成各题。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
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各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