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共同组织举行了个人所得税工薪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其中有20名公众听证陈述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另有18名出席听证会的旁听人提交了书面意见。以上事实说明
①广大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②公民的建议权等政治权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
③国家机关善于倾听人民的呼声,采纳人民的意愿,为人民办实事
④全国人大正在行使其最高表决权、最高立法权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回答下列问题。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职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②强化宪法监督,推进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④弘扬法治精神,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
①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
③能够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
④有利于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4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的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 A.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展 |
| B.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
|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
|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
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 A.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
|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 D.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全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表述符合法制精神的是
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②“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