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其中实曲线为河流,B为特大城市。据此完成问题
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不可能是( )
| A.煤炭、石油化工 |
| B.水电、火电 |
| C.天然气、钢铁 |
| D.木材加工、太阳能工 |
A处每次截流都选在11月份,此时河流的水文特点是( )
| A.丰水期 | B.不结冰 |
| C.枯水期 | D.运输淡季 |
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
| C.土地租金昂贵 | D.周边玉米种植面积广,饲料充足 |
1.适宜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水稻种植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下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莱贸易关系,圈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表1。据此回答9-10题。

9.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 A.韩国、日本、中国 | B.日本、中国、韩国 | C.日本、韩国、中国 | D.中国、韩国、日本 |
10.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是 ( )
|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
|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1~3题。
1.如果该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 )
A.成都平原 D.鄱阳湖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珠江三角州
2.农业地域类型Ⅱ相对于农业地域类型I的主要差别是 ( )
| A.生产规模更大 | B.机械化水平更高 |
| C.受市场需求量的影响更大 | D.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大 |
3.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I中,水利工程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
| A.气候较为干燥,水资源缺乏 | B.地势起伏大、难以灌溉 |
| 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容易形成季节性干旱 | D.水稻需水量大,地表水资源不足 |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根据以上材料,回答3—5题。
3.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
| A.种植园农业 | B.粗放农业 | C.劳动密集农业 | D.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
4.我国最适宜发展“工厂化农业”的地区是 ( )
| A.东北地区 | B.东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西北地区 |
5.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 )
|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 B.缓解了土地、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
| C.改变了农业地域类型 | D.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