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B.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当全球同日时,甲地的区时()

A.6时 B.8时 C.10时 D.12时

若甲地昼长比乙地长,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东 B.西 C.南 D.北

从甲港口出发,沿最近航线到乙港口要经过()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图甲),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乙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

当切点从①到②时,北极地区由极昼到极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江淮大地日影在地面转动角度变大 B.皖江沿岸平原晚稻从插秧到收割
C.非洲大草原食草性动物向北迁徙 D.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逆时针方向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④地年均温最可能是

A.21℃ B.23℃ C.25℃ D.27℃

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有山地灌丛草甸,但缺失积雪冰川
B.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C.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④地
D.图中①②③三地植被分布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如左下图)。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如右下图)。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

A.地壳厚度较薄地区 B.地壳比较薄弱地区
C.地形崎岖多山地区 D.板块张裂的地区

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

A.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
C.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D.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2013年10月1日,浙江省经历了一次大风降温过程;10月6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登陆使位于绍宁平原的余姚遭洪水围城。下图是浙江省地形和台风“菲特”登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余姚市区成为此次台风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的原因,不正确的叙述是
①地处台风北缘,偏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水汽
②水汽遇前期暖空气形成锋面,有利于降水
③南部山地抬升水汽,形成地形雨
④市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