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
甲 |
乙 |
丙 |
丁 |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 每公顷产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 人均产量(吨) |
121.7 |
140.6 |
6.1 |
79.2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145.6 |
186.6 |
2.1 |
37.9 |
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 | B.扩大耕地面积 |
| C.减施有机肥料 |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 B.人均产量高 |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全国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 指标 |
全国 总人口 |
城镇 人口 |
乡村 人口 |
0-14岁 人口 |
15-59岁 人口 |
60岁以 上人口 |
| 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约数 (单位:万人) |
133972 |
66557 |
67415 |
22246 |
93961 |
17765 |
下列图的四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下图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
| 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
| 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
| 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 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图 甲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图乙是该特大城市市区-----郊区公路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等道路密度线图中甲地的值可能为()
| A.3.1 | B.5 | C.3.8 | D.4.5 |
综合两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道路密度越大,车行速度越快 |
| B.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
| C.a曲线反映由郊区住宅区向市区工作区的车速变化,b曲线反映由市区工作区到郊区住宅区的车速变化 |
| D.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
下图中P、Q、M、N为世界四个不同区域的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P地区大陆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 A.向低纬度流的寒流 | B.向高纬度流的寒流 |
| C.向北流的暖流 | D.向南流的暖流 |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P | B.Q | C.M | D.N |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
| 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洗盐 |
|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