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种皮的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现将F1(杂合子)种植并连续自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植株上的种子种皮都是灰色 |
B.F2植株上种子种皮灰色∶白色=3∶1 |
C.F1植株的种子胚有三种基因型 |
D.F2植株上种子的胚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2 |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 B.5种 |
C.9种 | D.10种 |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下列所示基因组成的生物个体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 )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1/2 | B.1/4 | C.1/8 | D.3/8 |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