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
| B.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 C.t2时,N的消耗速率大于N的生成速率 |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环境问题 |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
|
| A |
酸雨 |
二氧化硫 |
B |
温室效应 |
二氧化碳 |
| C |
白色污染 |
二氧化硅 |
| D |
光化学烟雾 |
二氧化氮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
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
B.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 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
| C.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 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已知2SO2(g)+O2(g)
2SO3(g)△H=-197kJ/mol。在25℃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a1;若25℃时在此恒压密闭容器中只通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a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2a2=a1="197" kJ | B.197 kJ> a1=2a2 |
| C.a2>a1>197 kJ | D.2a2<a1<197 kJ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
| B.20min时A的平衡转化率比54min时大 |
|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D.20min~40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
某温度下
,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 c(H2)/ mol·L—1 |
0.010 |
0.02 0 |
0.020 |
| c(CO2)/ mol·L—1 |
0.010 |
0.010 |
0.020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
| B.平衡时,甲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
|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