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1) 为什么要使固定有斜槽的木板保持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要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固定位置自由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是某同学实验得到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了坐标系,测出a、b、c三点的坐标,g取10m/s2,根据图中数据回答:
①坐标原点O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                m/s.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待测的电阻器,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0~10 V,内电阻约20 kΩ) ;
电流表A1,(量程0~500 mA,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电阻约4Ω) ;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 A) ;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 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 5Ω);
开关及若干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图线.
(1)电流表应选用
(2)滑动变阻器选用(选填器材代号)
(3)请在如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图乙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1)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_mm。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____cm。



(2)如图10是多用表的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_mA;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选修模块3—4)

(1)运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被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淄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去他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淄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2)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正弦值为sini=0.75.求:
(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2)画出此束光线进入棱镜后又射出棱镜的光路图,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不考虑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线).

.用落体法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但在处理纸带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纸带撕成三个小段,并丢失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下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各点间距离记录在下图中.
①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m/s;
②丢失的中间段纸带上有个点;
③由这两段纸带可以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在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0点是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又在纸带清晰的部分取了1、2、3、4、5五个计数点,1、2、3、4、5中每相邻的两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0、1两点间的计时点均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的距离,数据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三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