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同一位置,以10 m/s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时间tl后落在斜面上,以20 m/s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时间t2后落在斜面上,则( )
A.tl>t2 |
B.t1<t2 |
C.t1=t2 |
D.2 t1=t2 |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车辆叫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丰)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受到的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3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km/h | B.240km/h | C.320km/h | D.480km/h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前2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s末到第2s末合力做功为![]() |
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力做功为—W |
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力做功为W |
D.从第3s末到第7s末合力做功为-2W |
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下降一段后打开降落伞.已知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运动员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降.从下落时开始计时,在整个过程中,用h表示运动员离地面的高度,口表示下落的速度,F表示受到的合力、E表示运动员的机械能(选地面为零势面),下列图象大致正确的是()
与“神州八号”完成对接的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前在周期约为1.5h的近地圆轨道上陆续开展各项科学探测实验;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采用极地圆形轨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h绕地球运行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一号”在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天宫一号”在轨道运行的速度 |
B.和“风云一号”相比,“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
C.“风云一号”比“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大 |
D.“风云一号”比“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小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
B.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用这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
C.为计算弹簧弹力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中做的功 |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