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 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残梦忆友
宇文族
雪闹佳节风戏筝,万重关山竟重逢。
恍惚含笑忽觉醒,残霜冻雨摇山棚。请展开想像,描写 “恍惚含笑忽觉醒,残霜冻雨摇山棚”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从全诗来看,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