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答: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
居人①行转轼②,客子暂维③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溪居①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⑶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为愚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⑶榜(pēng):指摇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触石。 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答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不怨”与 “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离亭燕(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1)本词抒写前注后顾,勾勒慎密,如“霁色”紧承 而来,“竹篱茅舍”则带出后面的。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本词。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边草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重叠复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结构方式与手法。请简析它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或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你认为这首词的“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