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补钙剂商品标签图。我能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每片药剂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g。
(2)这种补钙剂可以预防儿童 (填字母序号)疾病。
A.大脖子病 | B.坏血病 | C.佝偻病 | D.贫血 |
(3)小林同学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7.8 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请求出: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g。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儿童出现手足口病,学校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则NaClO中Cl的化合价是()
A.+2 | B.-1 | C.+5 | D.+1 |
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 |
B.饱和石灰水溶液降温后有白色固体析出 |
C.将新制的Cu(OH)2和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出现 |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 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 > Y > X | B.Y > X > Z | C.X > Y > Z | D.X >Z > Y |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8 |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