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此次调整,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经济举措应该与时俱进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随意改变
④规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确定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1998年以来,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5年,依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作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2006年,依然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财政赤字、长期建设国债量的多少 |
| B.是否存在财政赤字、长期建设国债 |
| C.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 |
| D.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
我国的财政还讲究聚财有度。“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
|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
|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
|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
我国财政讲究生财有道。“生财”之道的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
|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
|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
|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
我国取消农业税()
| A.是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
| B.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地位 |
| C.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
| D.使我国“三农”问题迎刃而解 |
近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开展严查破坏选举、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等侵权犯罪专项活动。开展上述专项活动体现了()
①国家制定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③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④人民检察院保障公民享有均等的权利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