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C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D |
双氧水在常温下分解缓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
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洗涤固体;⑤蒸发结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④② | C.③②①⑤ | D.③①⑤④ |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 |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高温度,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选种溶液的是
A.4g氯化钠和16g水 | B.16g20%的氯化钠溶液和5g水 |
C.1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g水 | D.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1g氯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