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很多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4中A、B、C、D 所在区域的农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料二:基塘模式是通过挖塘抬田形成基塘后,农民在基上种桑养蚕,把蚕沙投放到鱼塘养鱼,塘泥回田肥桑,使得“桑茂蚕壮鱼肥”。这就是传统的桑基鱼塘。如今,“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更多形式的基塘农业不断出现。图15为“基塘生产模式示意图”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A是          。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来看,限制A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C地区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5所示,分析材料二,C地区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3)B地粮食生产,属于                 (填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分析B地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至少答三点)   
                         ;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007年江苏省外资实际投资部门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7年江苏外资实际投资的特点
(2)近年来,盐城的大丰与上海农工商集团缔结战略伙伴关系,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也落户大丰。简要分析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落户大丰市的原因
(3)简述上海产业大规模向苏北转移对上海及苏北发展的有利影响

该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现代人口迁移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__型,我国人口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
(3)材料4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人口迁移、____人口迁移和___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人口迁移。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图示范围内由甲处自南向北(不包括甲),陆地自然带依次是,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等地质灾害。
(4)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