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
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活动 |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
C.煤、石油的形成 | D.火山的爆发 |
读下表数据,完成下题。
类地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g/cm3)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水星 |
0.05 |
0.056 |
5.46 |
87.9天 |
58.6天 |
金星 |
0.82 |
0.856 |
5.26 |
224.7天 |
243天 |
地球 |
1 |
1 |
5.52 |
1年 |
23h 56min |
火星 |
0.11 |
0.150 |
3.96 |
1.9年 |
24h 37min |
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自转周期相近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如果你漫步在太空中,下列现象不可能的是
A.无数的星星在周围闪烁 |
B.欣赏美丽的地球 |
C.看到的物体好像近在眼前,却可能远在天边 |
D.听不到周围的任何声音 |
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与金星之间 | B.火星与金星之间 |
C.火星和木星之间 | D.木星和土星之间 |
如图,哈雷彗星和“水的行星” 分别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②和③ | B.②和④ | C.都在③ | D.③和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