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
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回答下面下列各题。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米<P<300米②300米<P<400米③100米<Q<200米④200米<Q<300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分界线说法错误的是
A.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界线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C.畜牧业一般分布在年降水400-800毫米区域 |
D.秦岭—淮河一线与年降水800毫米基本相当 |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其表示为北半球洋流且所属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则该洋流
A.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 B.沿岸的气候南北延伸呈带状分布 |
C.为北大西洋暖流 | D.沿岸地区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典型 |
若该洋流位于索马里半岛东侧近海,则该洋流
A.受离岸风影响 | B.属于暖流 |
C.增温增湿 | D.四季常在 |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为“立夏”。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节气中,与2014年立夏(5月5日)时上海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立春(2月4日前后) | B.处暑(8月23日前后) |
C.大暑(7月23日前后) | D.立秋(8月8日前后) |
在“立夏”前后,我国最可能出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景观的是
A.南岭以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读我国江淮地区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甲时段内,该地区常受
A.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 B.赤道气团控制 |
C.准静止锋影响 | D.亚洲低压控制 |
乙时段内,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小麦播种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伏旱 | D.白昼时间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