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澳大利亚著名演说家力克·胡哲在一所学校演讲结束后,一个17岁的男孩哭着告诉他:“你说一切都有可能,但是,我们梦想永远不能实现。我得了一种病,因此长得非常高。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医生说我的个子还会长高,当不了飞行员。”力克·胡哲说:“你不要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梦想的方向……”之后,男子拿起了心爱的吉他,并建立了自己的乐队,还出的专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惶失措。然而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你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
在面对这么重大的困境时,老太太竟然能以这样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她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者,她的精神世界一定美丽与安宁。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心态怎样,世界就怎样”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他的麦粒。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旅游爱好者驾着自已的爱车取道西北,向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进发。从唐古拉山山口进入青藏高原后,险恶的地形让这位有着二十多年驾龄老司机手心冒汗。旅途孤寂是一种极具危险的东西,他打开了汽车中的收音机,企图打破这种死一般的平静,但收音机里却收不到任何节目。车子到达海拔4000米后,他的越野车坏了,而且他竟然查不出故障的原因。他出发前曾在网上查过有关资料,他知道自已现在只能等待过往的司机。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他储备的食物和水开始减少。他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死亡。就在他失望之时,他听到一种声音,爬出车来,他看到车顶停着一只小鸟,它在寻找食物,它微弱地啼叫着。瞬间,他泪流满面,这是他第一次听到生命发出的声音。小鸟并不怕生,他把小鸟放在掌心,放入相对温暖的车厢中。他开始了自救,拆开他的爱车,终于发现化油器的一个零件出了故障。他用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进了50公里,终于看到了一个解放军接兵站。他得救了。
就是这么一只微弱地啼叫着的小鸟,却唤醒了那个处于绝望中的旅游爱好者。这种“生命共鸣”所产生的动力,让他活了下来。请以“生命需要共鸣”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5年。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哪知第二天、第三天、每四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已的井,培养自已另一方面的实力。这样,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抓住空闲,累积成功”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