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园林景区图,回答问题。
图中园林采用的构景手法是
| A.主配法 |
| B.借景法 |
| C.隔景法 |
| D.障景法 |
该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
①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
②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
③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
④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和
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 A.10米 | B.40米 |
| C.80米 | D.110米 |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23~25题。

20.jpg (671.22 KB)
2009-4-14 10:414月15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②城市的纬度最接近()
| A.20°N | B.30°N | C.40°N | D.50°N |
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
| A.东北面 | B.西北面 | C.西南面 | D.东南面 |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图完成21~22题。
铜矿的品位一般都比较低(多数在1%左右),故粗铜的冶炼最好布局应靠近()
| A.铜矿产地 | B.能源基地 | C.消费市场 | D.廉价劳动力 |
云南省长期向外输出粗铜,近些年加强了精炼(电解)铜的发展,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云南省实现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了本省什么优势?()
| A.丰富的劳动力 | B.技术水平高 | C.市场大 | D.水能丰富 |
下图为我国沿30°N方向两地理要素分布,读后完成19~20题:
要素①和要素②分别可能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和热量 |
| B.全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气温 |
| C.人均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
| D.人口分布密度和城市数量 |
对我国要素①和要素②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素①的分布差异主要是由纬度因素影响 |
| B.造成要素①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和降水 |
| C.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
| D.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由距离海洋远近影响的 |
读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a是25℃,b是20℃,完成17~18题.
造成a、b两条等温线温度差异及b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形③降水④洋流⑤大气环流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⑤ |
此时图中PQ两点的温差最大不可能超过()
| A.0℃ | B.5℃ | C.10℃ | D.15℃ |